《影評》│伊朗的士笑看人生(TAXI)│觀眾一同參與的伊朗式反思│

如果說這是一部電影,而觀眾又抱著看電影的心態入場,肯定失望而回,因為它的虛實交錯,並沒有你期待的舖排和叙事手法。但如果說這套電影是希望透過放映和觀映,而完成的一項行為藝術,一切就清楚明白了。不得不提,這部沒有什麼起伏鋪墊的電影,獲得了今屆柏林影展的最佳電影金熊獎。

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?前題是你需要了解導演和電影本身的前因後果。因為這是由一名被伊朗政府禁止再拍電影的導演,冒著身陷囹圄的風險,用一部gopro、一部iphone,全程在一輛的士上拍攝而成。電影“母片”則是透過一隻usb,偷運到外國公映。

11401206_10153048431974576_1652501448967314892_n

Jafar Panahi是導演,更是著名的反對派人士,關注人權和言論自由等議題。他拍攝的電影以往亦多次被禁映。但導致Panahi被當局禁止參與電影製作的因由,則要由他與改革派的關係說起。

09年Panahi支持改革派領袖、前總理穆薩維參選總統,並計劃拍攝大選紀錄片,揭露選舉存在的舞弊,包括選票被丟棄,反對派人士被禁止投票等情況,以挑戰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的正當性。其後他被控反共和國宣傳煽動,判監六年,在各方壓力下獲釋,當局再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,禁止他在未來20年參與任何電影製作。

Panahi此後多次公民抗命,在嚴密監控下,利用有限資源,先後製作了“這不是電影”、“好戲不散場”和今次的“伊朗的士笑看人生”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電影是在沒有任何資源的環境下偷偷拍攝,導演自己擔當主角。因為顧及團隊的人身安全,而不公布製作人和演員名單。

戲中的人物和對話,是導演對當權者和伊朗社會現狀作出的種種諷刺。形形式式的的士乘客,先後帶出了伊斯蘭教法對死刑的濫用;西方思想在極權下的傳播;提倡科學文明並存的伊斯蘭什葉派社會,仍然存在的封閉和無知;當權者不敢直視的“現實主義”,乃至國家機器對人權的侵害等議題。現任伊朗總統、溫和保守派的魯哈尼在13年上台,雖然著力改善與國際關係,但並無意為政治體制帶來太大改變。神權統治下,什葉派十二伊瑪目的大阿亞圖拉、現任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,才是權力核心。

伊朗和中國是友邦,社會面貌南轅北轍,當權者的手段卻有著多少異同。而電影作為文化和思想傳播的重要載體,電影的題材和意識型態,可以歌舞昇平,但就必須政治正確,否則文責自負。

讓我們應當害怕的是,香港電影發展正面向一個政治封閉的市場尋求出路,而香港最大的電視台,亦正探索,如何迎合中國當權者設計的市場口味,當溫水繼續煮蛙,十年、二十年後,我們又會身處一個怎樣的社會之下?作為受眾的我們,是否只能被動?

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